本文目錄
入住之后,一定要對酒店的整體環境進行檢查,防止藏有微小的針孔攝像頭對自己進行監控、偷拍,給自己的安全帶來威脅。無論是電視還是報紙,其實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酒店內藏有攝像頭對入住者進行監控的事情發生。因此,這個細節一定要格外注意,必須對房間去全方位檢查。如果有陌生人敲自己的房間門,一定要仔細、重復核實對方的身份。如果對方的身份存在問題要及時和酒店前臺聯系,要求酒店進行處理。同時,要是有陌生人在晚間敲自己的房間門,無論是誰都不要開。
隱私權是自然人對于自己不愿公開的個人信息所享有依法受保護、披露和利用的一種人格權。作為隱私權必須具備一定的構成要件:(1)秘密性,權利人的個人信息不為公眾所知,處于不公開狀態;(2)保密性,指權利人采取的一系列防止隱私泄露的行為、措施。(3)精神性,指作為隱私的個人信息是無形的,屬于精神性人身要素;權利人的個人信息公開與否對精神、情感帶來較大影響。可見,隱私權具有人身性,不可轉讓,與權利人的精神、情感不可分離,其受損害的結果表現為精神痛苦的心理狀態。
由于酒店提供的是生活服務,這必然容易涉及客人個人隱私問題,如服務員通過向提供客人客房服務,從中就可以了解到客人的基本起居情況:何時起床,起床后一般做些什么——洗澡,還是做運動;客人喜歡穿什么品牌的衣服,用什么牌子的日用品,有哪些嗜好等。酒店對客人細致的觀察與了解,可以滿足酒店向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需要,但由于酒店對此把握不妥,造成越來越多的客人意識到他們的個人權益隨時都將受到侵害,嚴重影響客人在酒店的活動,也使得客人對酒店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我們常可看到,一些服務員未經客人同意將鑰匙交給第三者;服務員未經客人同意直接用鑰匙開門進入客人房間,等等現象。雖然一些酒店明確提出諸如:當酒店將鑰匙交給客人的那一瞬間起,客房就屬于客人的,不論任何人進入客人房間,都必須經過客人的同意;不論房間是空房,服務員在進入客房時都必須敲門;Only Chambermaid canentry the room alone.(只有房務員能單獨進入客房)等規定,但是,上至管理者,下至服務員,對這些規定的內涵了解又有多少,要不怎會出現這些多的問題?可見,目前酒店對客人隱私權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造成客人隱私權泛濫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一些酒店為提倡個性化的服務,針對客人的不同特點進行服務,必然通過一切途徑來達到了解客人的客史信息(包括常規信息、個性化信息、消費特征信息和賓客評價信息等),以便為客人提供超值的服務以吸引住客人。酒店通過眾多表格(訂房單、住宿登記表、賓客意見書等)了解到客人常規信息,同時酒店還設置賓客關系主任,來與客人進行溝通,以盡可能多的了解客人的真實需求,酒店還通過對投訴的處理來進一步了解顧客,另外也讓與客人直接接觸的服務員通過服務過程仔細觀察和收集客人的各方面資料,形成客史檔案,包括客人的照片、姓名、別稱等。
另一方面部分酒店習慣性地以侵犯受憲法保護的個人隱私權來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如一些酒店通過包括電視攝像機在內的大量儀器對在所有公共區域對客人進行監控,客人的電子郵件信息和其他通訊也同樣受到例行監控,這造成客人的不滿。
酒店多數員工的年齡都在18-25歲之間,這個年齡正處在最好奇的時期,他們往往容易對一切未見過的人或事感興趣,易觀察一些客人的細節甚至是絕對隱私,來充實、填補酒店枯燥的工作。如有些服務員未經敲門隨意撞入客人的房間,或隨意動客人箱內的物品等。
目前多數酒店著重對員工的工作技能進行培訓,而往往忽略對員工包括管理者的職業道德培訓,造成員工對客人的不忠和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隨意將客人的穩私告訴其他無關人士,以作茶余飯后的笑料;更有甚者還以此要挾客人以獲取錢財。一些服務員為了個人的利益,甚至將客人的信息賣給對此感興趣的第三者,給客人造成傷害。
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一系列可以通過人的聲音、指紋、DNA、視虹膜或其他個人特征來證明個人身份的新技術使保持隱私、使用匿名變得更加困難。人們通過不斷復雜化的技術還可以對個人的大量資料進行提煉,制造出一份高度詳細的個人財政狀況以及個人習慣與興趣的記錄,這易讓客人感到他們的個人穩私隨時會受到損害。洛杉磯世紀廣場擁有最精致的電子套房,導入系統自動地辯認客人并開啟房門,置放在套房入口的微型攝像機能讓客人不用打開房門就可以看見來訪者并與之對話。廣州、北京已有個別飯店安裝紅外感應器,服務員無需敲門、按鈴或查看有無“請打掃”牌,只需坐在樓層工作室注視紅外感應顯示器,就可知哪些客房有人,哪些無人,并據此酌情打掃整理或開夜床等,這樣,服務員能適時適當地為客人服務,而不會再去干擾、影響客人的起居、工作,同時又絲毫不觸犯客人的隱私。
中國人講求團隊精神和相互依賴,常常在群體中尋求認同和歸屬感,同時中國從眾傾向大,喜愛合作和共處,并且傾向于多人共同負擔或逃避責任。如在問候方式上,注意避免侵犯客人的隱私權,中國人常習慣問對方:“你去哪兒?”“去做什么?”“飯吃好了嗎?”等。某酒店有位員工就因問話過程中的過失,造成這位女客人誤認為員工說她“到公園去工作”,認為員工在污辱她,嚴重侵略她的隱私權。
目前國外的酒店客房外一般不裝門鈴,因為在上流社會,事先不聯系而徑直敲門訪客的情況是不存在的,而飯店服務的原則是服務員基本不與客人接觸,因此,門鈴也就顯得沒有必要。而在中國酒店仍然保留著按門鈴的現象,造成屬于“暗”的客房服務變成了“明”的服務,嚴重影響客人的休息和隱私。如硬石酒店將房門外常掛著的“請勿打擾”牌換成“PRIVACY”(隱私)牌。
二、酒店對客人隱私權的保護措施
美國培基教育學院品格訓練中心何霆翱主任提出“品格第一”培訓的重要性,他認為員工的好品格是企業的持久動力,所謂好品格是一個人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按最高要求的行為標準做正確事的內在動機。因此,酒店應依據品格建立酒店文化,注重學習一種品格(包括節制、敬重、謹慎、真愛、可靠、效忠、誠懇、誠實、美德、知足等),及時糾正員工存在的問題,依據員工品格進行業績評價。作為酒店而言,更需要提供以品格教育為核心的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同時加強法制意識的教育,以真正提高員工自覺保護客人隱私的意識。
2、站在客人角度提供“恰到好處”的個性化服務
記得有一個例子,說有位歐洲客人到一個高檔酒吧,當這位客人喝完一杯啤酒時,服務員問:“先生,您要再來些嗎?”客人反感地說:“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難道我是酒鬼嗎?”。不論這位客人的做法是否合理,但酒店在提高個性化服務時,應注意服務客人的尺度,以免引起客人的反感,造成對酒店的不滿意。
酒店可運用高科技提高對客人隱私權保密。香港大成飯店運用“紅外線感應器”系統,探測客房內的物體運動頻率來判斷客人是否在客房內,以此來提供客房服務信息,以此來避免服務員過多的打擾客人,從而保護客人的隱私;同時,將飯店的電視系統與前臺的電腦系統直接聯網,確保留言轉達的準確性和保密性。日本的愛情酒店為提高客人的隱私權,讓客人在房間里從電視上了解自己的帳單;客人要離開時,只要把信用卡插入門口的付款機付款便可,這些做法讓住此酒店的客人不遇到其它客人,保證客人的秘密,受到客人的歡迎。
酒店可通過提高客人參與服務的程度,以減少員工對客人部分活動的干預。如一些酒店讓客人將所點的菜單自己送到廚房,待菜肴制作好后,再由客人自己取走。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通過提高客人的自助程序,來減少服務員對客人的干擾次數。一些酒店選擇讓客人自己動手整理房間衛生;香港半島酒店利用“狗洞”(設置在房門邊墻下聯,接門外與客房內的一個小洞),可讓客人將需送洗的衣物或需擦拭的皮鞋放入狗洞,服務員可通過走廊上的門將衣物或皮鞋取走,而當衣物洗凈或皮鞋擦拭干凈后,再由服務員送回到洞內,客人從內部取出。北京某酒店在房門外墻角平臺放上一盆鮮花,當客人離開時,就將鮮花挪走,當客人進房后,又將鮮花放在門邊上,以方便向客人提供不打擾服務。
目前我國立法上尚未有隱私權的明確規定,實踐中發生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通常依其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調整,操作性不強。因此,一方面我國應盡快通過立法對隱私權給予明確規定,以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酒店也應強化服務員對客服務中的法律意識,提高住客的隱私權。
這些規定影響到飯店的經營管理,包括日常經營中的顧客預訂和登記、忠誠顧客促銷活動、市場信息調查、飯店內的特許經營和附屬服務。所以在顧客登記入住時,在填寫登記入住卡時,可以根據新的隱私法,在登記卡上加上一個顧客可以選擇的空格,注明:如果你不想將你的個人信息用于促銷和被我連鎖飯店使用,請打鉤。
序號檢查項目檢查標準(內容)提示:要有當年鍋爐檢查運行許可證,操作人員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有效“司爐證”,持有政府環保部門頒發的燃燒設備“消煙除塵合格證”。
1、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工作人員的維護網絡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覺性。
2、負責對本網絡用戶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用戶自覺遵守和維護《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網絡安全知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事物的運動中是相互對立的,相互依賴而存在的。因為有危險,才要進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險。安全與危險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靜相處。
隨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安全與危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進行著此消彼長的斗爭。事物的狀態將向斗爭的勝方傾斜。可見,在事物的運動中,都不會存在絕對的安全或危險。
保持生產的安全狀態,必須采取多種措施,以預防為主,危險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是客觀的存在于事物運動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