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在使用英語時,因受漢語思維方式或文化的影響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具有中國特征的英語。這是中國人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的,是必然的一種語言現象。隨著英語在中國已經成了一個流行的話題,許多新鮮事也跟著出來了。據說,2006年全球最流行的10個詞中,就有一個詞叫chinglish,也就是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匯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站花)后,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并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里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當中國人發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后,這個看起來有些雷人的詞匯就帶領著Chinglish(中式英語)一路前進。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站花)后,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如果是嚴肅的學者,聽過這種統計后大體上有兩種反應。一種覺得快08奧運了,滿街路牌上都是讀不通的或讀出歧義,這樣太丟人了。另一種就是強烈的自豪感了。English到中國變成Chinglish,然后不但被foreigner accept(外國人接受),而且居然還很Popular(流行)。這說明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已經相當不一般了,不說跟盛唐比吧,但也相當了不起了更多關于chinglish的笑話,是天才的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例如那個著名的頗有詩歌性質的事故現場描述:“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 the people die(一輛車來,一輛車去,兩車碰碰人死了。。).”無論是中國人或是外國人看了都不禁會心一笑。就是這樣一個個無名的天才,用幽默溶解了語言的國界,微笑著伸出手,讓不同的人牽著手走到了一起。不經意間迸發出的火花,卻不知不覺中溶解了冰河——“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drink tea(喝茶)”……這些中式英語已經成為了標準英語的一部分,而“博客”、“粉絲”這些生詞也逐漸被添加到漢語詞典里來。
老外收集“錯得韻味十足”的中式英語
讓人意外的是,大多數外國人并不討厭中式英語,還有不少人真心喜歡。也許跟外國朋友的鼓勵有關系,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中國人開始按自己的方式自創英語詞匯和句子,如Smilence這樣類似Brangelina(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夫妻的合稱)的“自創合成詞”。也有些詞把漢語里的俏皮話直譯過來,造成錯位和有趣的效果,比如“We two who and who?”(咱倆誰跟誰?),“No wind, no waves.”(無風不起浪),“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 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要錢沒有,要命一條),“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美中不足)。新華社報道稱這是“中國式俏皮話豐富了英語”——而這是一種創新的中式英語。老外對中式英語的喜歡看似意外,其實也容易理解。就好像我們看到外國人學中文,即使錯誤頻出,也不會瞧不起對方一樣。而就在學英語的中國人努力改正中國式的語病時,許多外國人卻在熱心地收集和整理散落在各個角落的中國式英語。當然也有老外充當“語言**”努力幫中國城市糾正錯誤的英文,像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杜大衛。不過,就像英國《衛報》的報道所言,更多老外覺得中國式英語“錯得韻味十足”,為字母語言添加了調味劑。對來過中國的老外來說,拍下中式英語的招牌然后上傳到網上,已經變成一種時尚。在照片分享網站Flickr上,中式英語的照片已達4千多張,甚至老外們開始交流起哪個風景區和城市的中式英語最多,比如廣州的蓮花山就是幾個老外公認的中式英語的繁盛地。而總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M)則從全球視野和英語語言發展的角度給予了中式英語熱情洋溢的高度評價。從2005年開始起,Chinglish就被其評為影響全球的十大詞匯之一。GLM認為,中式英語正在促使英語產生深刻的變革,大量的中文詞匯進入英語,成為英語新詞匯最主要的來源,比率可達20%。他們每年都會評選出年度最受關注的中式英語,比如2006年的“No Noising”(別吵,地道英語為“Quiet, please”)、“Question Authority”(問訊臺,地道英語為“Information Booth”),2008年的Deformed Man Toilet(殘疾人廁所,地道英語為“Handicapped Restroom”)、 Airline Pulp(航空餐,地道英語為“Food Served Aboard Airlines”)。GLM認為:中文具有令人驚訝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其產生新詞和接受外來新詞的能力非常強,而中式英語是一種“可喜的混合體”
中式英語的前途:消失還是繁榮?
有趣的是,中式英語的被發現和被消滅幾乎是前腳和后腳的事。有外國人說,他曾經在機場發現有趣的中式英語,可是沒過幾天再去的時候,已經被更換成正確的表達方式。也許正是外國人對中式英語的發現讓國人開始注重對中式英語的清理,特別是奧運會和世博會在中國城市舉行的這幾年,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都展開了對中式英語標識的全面糾正工作。而同時傳來的卻是外國人遺憾的聲音“取締中式英語的消息令人沮喪”,“如果來到中國只看到‘Welcome’,而不是看到‘Welcome your presence’,將是多么索然無味”。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上出現了“救救中式英語”的小組,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在國內網站如天涯上,保留中式英語的帖子也能得到無數響應。不過,在中國人中,更多的意見是:“這些錯誤的翻譯是挺好笑的,但是這種錯誤的標識長年累月地被掛在大街小巷醒目之處就更好笑。這種混合式的非標準英語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有網友表示:“我們不能因為外國人覺得好玩就把它們保留下去。”正統領域的中式英語勢必將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可能會對中式英語更加敏感(無論中外人士),新上傳的網上的Chinglish圖片總能引起網友追捧,比如最近的一個安徽房地產廣告語“No Hefei,Guangbian World”(不出合肥,逛遍世界),還有“Kaifeng Bus Stop Jin Mouth”(開封公交進站口),上海南京路咖啡館里的“ Take Iron Coffee”(拿鐵咖啡)等,它們總在出其不意地挑戰著人們想像力的極限,而趕在它們消失之前將其記錄下來,正是許多人在做的。“中式英語要消失,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已經成為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有人分析道。在互聯網上,中式英語的狂熱追隨者數目還在上升之中。而中式英語的新式變體也在不斷涌現。GLM堅持認為:中式英語會繼續存在,甚至可能更“繁榮”。
最早期的中式英語應該在香港出現。當時英國強行租借香港島,在貨物起卸區,有不少經常與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從洋人口中學得幾個簡單的英文詞語,就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剛學會的英語組成字句。這些字句,有不少甚至已經溶入英語之內。(例如:打招呼時說的“Long time no see!”)中式英語經常應用于書面語。著名的例子有"san q",即是中文"謝謝"的意思(在普通話中通常作'三Q'),還有ok lah.(第二個例子同時適用于中國式英語與新加坡英語)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中國式英語可以看作他們的“媒介”語言。他們學習期間所使用的語言變成了他們的母語中文和正確英文的結合體。雖然中式英語中的一部分給英語國家的人帶來了困惑,但是其中的另一部分仍被西方人津津樂道。日語中有漢字,世界上也存在著美式英語而且同為英國人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說的英語互相也不怎么能聽懂,為什么中式英語要遭到這么大的反對正如一位德國人所說“如果國際英語分崩離析,中式英語將成為最突出的一支!”
1.英式英語很饒,讓人有點弄不明白。 2.我們是中國人,為什么要學別國語言。 3.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應該改用漢語為國際語言。 4.我們應該建立自己的英語,學自己的。 5.中國式英語簡易易懂,學起來也不費勁。 6.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應該發揚有中國特色的英語,要努力創新,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7.美式英語的存在充分說明了中國式英語存在的可實現性中式英語Welcome to ride Line 52 Bus正確: Thank you for riding Bus Line 52.中式英語Welcome to ride Line 13 again正確: Thank you for riding Line 13, and we would be pleased to welcome you back aboard at any time.中式英語Welcome to take my taxi正確: Thanks for taking my taxi.中式英語Welcome to listen to my news正確: Thanks for tuning in!中式英語Welcome to use ATM service正確:Thanks for using this ATM中式英語的類型中式英語也可以包括作者用英詞,但以中文語法寫作,即是每一字直接翻譯。例如"Wipe out six injurious insect"(to wipe out six types of insects, including cockroaches and mosquitoes)和"enjoy stand"(a scenic viewpoint)。不正確的發音、拼字錯誤、打字錯誤都可能‘產生’中式英語。
一些中國人會因為不熟悉英文名字的習慣而取一些不太適當的英文名.有的來自他們早期學過的英語單詞,比如Apple(蘋果), Space(太空), Can(罐頭), Sea(海), Mooncake(月餅), Magic(魔術), Spider(蜘蛛), Thunder(雷), Cloudy(有云), Table(桌子), Bird(鳥), Eleven(十一), Hifi(高保真), H2O(水的化學式), Puppy(小狗)有的來自一些動物,植物,天氣現象,家用電器,星期或者月份,有些人的名字甚至會犯點西方人的忌諱.他們可能用一些他們喜愛的西方物品或者一些文縐縐的詞語做自己的名字.比如,cola(可樂)Nautica(水手)或者Victory(勝利),Nation(國家)。有一些中文易于發音的詞匯也別用于他們的英文名,但這些詞,可能在英文中很陌生,比如coco這個詞。還有一些雖然起對了名字,但不是發音有問題就是亂拼寫,比如Keith被拼成Keif更有甚至拼成了Cliff。有些人用其他國家文字的名字明作為自己的英文名,比如俄羅斯和日本的Yuri, Jun。的確,歐洲許多國家的名字越來越的多應用在英語中,這并不奇怪,但是像日本名字Jun這樣和英文中的"June"發音完全相同的名字就有一個大問題。日文中的Jun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而在英語中June通常是指女性.也許這樣的名字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昵稱,但是如果你是在商業場合或者其他正式場合,最好選用正確而簡單的英文名。例子以下是一些中式英語的例子。 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 Be careful, slippery slopes.(小心路滑。)小心滑落
To put out Xuanda Expressway(北京四環路). To put in Jingzhang Expressway.(京張高速公路)= Now leaving Xuanda Expressway, now entering Jingzhang Expressway. Decimbing path.= Descent.(下坡路。) Rain or snow day. Bridge, slow-driving.(河北省所有高速公路)= Slow on bridge in case of rain or snow. Oil gate./ Into.= Filling station.(加油站。)/ Entrance.(進口。) Smoking is prohibited if you will be fined 50 yuan.(字面意義:如果你被罰50元的話吸煙不被允許。)= Smoking is prohibited, penalties for violators is 50 yuan.(不可吸煙,違反者將被罰款50元。) Please come down from your bicycle.= Please dismount from your bicycle. If you have trouble ask for the policeman.或 If in trouble find police= In case of trouble, dial the police. Being urgent call 110 quickly.(北京)= In cases of emergency, please call 110.(110=中國大陸報案電話,等同香港的999) Complaining tel.(字面意義:抱怨電話)= Customer service telephone(客戶服務電話). When you leave car, please turn off door and window, take your valuable object= Be sure to lock your doors and windows and take all valuables with you. Engine room is serious place.(字面意義:機房是嚴肅的地方)= Engine room: No unauthorised access.(機房重地;重地的意思其實就是閑人免進,只是中文通常都省略了。)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thing.= Don't forget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Visit in civilisation, pay attention to hygiene!= Attention to visitors: Be civilised and keep the public places hygiene. Deformed man toilet.(字面意義:變形的人廁所)= Public toilet for the disabled(殘疾人廁所). Carefully meet(字面意義:小心翼翼的見面)= Watch your head(小心碰頭——注意不要撞到頭) Crippled restroom.= Public toilet for the disabled(殘疾人廁所). When you across hard you can ring TEL(號碼).= In case of emergency, please call(號碼). Danger! Inhibition astraddle transgress.= Danger! No entry.(危險!不準進入) X Bank Shaoguan Cent Company= X Bank Shaoguan Branch.(某銀行韶關分公司) To run business= Open.(營業中) Drink tea(字面意義:喝茶)= Closed.(休息中) Many Function Hall(多功能廳,字面意義:很多功能大廳)(上海)= Multifunctional Hall We can't stand the sight of mattress fragrant grass= Don't step on the grass Fragrant fragile walnut meat biscuits= type of walnut cookie,由達利集團制造 Burnt meat biscuit=一種肉味餅干 Please Drive Correctly(字面意義:請正確駕駛)=提醒人們按規則駕駛的標牌 New Shipu Hotel(字面意義:新Shipu酒店)=并不是旅館(Hotel),而是一家餐廳(restaurant) Welcome to our fine restaurant(字面意義:歡迎來到我們的餐廳)=一家旅館中的標牌 No gambling promote leagal entertainment= anti-gambling propaganda poster by the Beijing police. Convenient(方便面)= instant noodles, Beijing Haw a thick soup= Hawthorn(一間承德公司制造) Small two pots of heads=二鍋頭(erguotou)——一款地道菜式——出現在北京Oriental Plaza餐單上 China smoke wine& A Smoke a Wine= Cigarette and wine shops, Beijing Japanesque Milk Cracker= Japanese被錯誤串為Japanesque. The luxuring nothing rail remote controlling stretches out and draws back the door= Label found on an electronic retractable security gate in Beijing. Shopping's center= Shopping centre entrance in Beijing. Do not be occupying while stabilizing= Do not use the toilet while the train is stopping at a station.(火車上的廁所) Deep fried ghost variant, deep fried devil and oil fried ghost=油炸鬼=油條。 Disabled Elevators(殘障電梯,字面意義:壞掉的電梯)(桃園國際機場)= Elevator for handicapped people, Speaking cellphone strictly prohibited when thunderstorm(北京)= talking on cellphones disallowed during thunderstorms Fuck food(中國大陸某超市)=干貨/干貨,正確用法應為"Dehydrate Food"或"Dry Foods"。※注:"干"貨原為繁體字之"干",被中國大陸簡化成"干",而"干"這字又同時代表"干"、"干"二字,而"干"字又有性交之意。 Bake the cell-phone(臺南火車站廁所)=烘-手機,正確英文Hand dryer本土英語使用者說中式英文 Long time no see.被天生英語使用者視為是中式英語很好的例子。這個詞組據說是源自于“好久不見”(中文)、“好耐冇見”(粵語)。這些中式英語被來自海外的碼頭工人用來向水手打招呼。“好久不見”開始出現在二十世紀(1900's)初期,當時英國和美國的軍艦以及貿易商船,通常停泊在中國碼頭,藉由兩種語言混雜使用和碼頭工人溝通,開始使用我們所知的中式英語溝通。當水手們返回家鄉后,他們開玩笑地使用這詞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不知怎么的,在說英語的國家里,這詞組漸漸地被廣泛使用。從語法上講,更正確的英語詞組用法應是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我好久沒見到你。)當這個故事經由其他來源查證后,也許只是一個未知紀錄來源的傳說。但從語法上來說,相似表面上不正確的詞組(例如"no pain, no gain"中文的直接翻譯是:沒有痛苦,沒有收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或者是"the more, the merrier"[多多益善])都是英語常見且特有的,因此long time no see也許只是其中一個巧合
1.學習英語的過程的確很不容易,剛學出國的時候我也想過你說的這些問題,經過幾年的接觸后,本人發現英語中'the same'的情況出現的頻率很少.為什么?不同的詞在不同的句子中都帶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方(方言)都會選擇使用不同的詞,這些也只能靠經驗去理解。
2.雷人. shocking一詞個人認為是最接近的解釋了,仔細想想,雷人的意思其實就是驚人。